您的位置:首页> 大咖专栏

03-21 16:35:17 ——

项目销售中初次见面需要注意到的几件事情

初次见面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做的好,你会找到通往最终成功的道路。

1、初次见面的礼仪

关于这一点,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已经讲过无数无数次了,本文中不作重复,只是提醒几个地方:穿的衣服不一定非要多么正式,但一定要整洁;表情一定要愉快,即使时时刻刻都挂着微笑也不过分,要让对方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你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并且争取把这热爱传染给你接触到的每一个客户,即便对方只是一个别的科室到这里打开水的家伙。

2、对于客户组中各个人员的角色定位(职务定位和项目角色)

好了,从本小节开始,后面的每一个字都将特别针对项目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如果你之前阅读本文时就集中了100%的注意力,那么从现在开始,请你集中200%的注意力阅读并真正理解后面的所有文字。

有网友说项目销售中最重要的就是关系,这话一点不错,不过如果只是记住这句话而已,那我打赌你一定什么都做不好。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之间都有不同的本质性格,就算具备相同的本质性格,他们的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即使所有的性格、表现手段都相同,在处于不同的角色、场合、环境、语境、时段、时间时,你进行相同的销售活动也会得到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结果。本文的主旨就是希望帮助你尽量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正确的对象说出正确的话和作出正确的举动。

要想成功的签下一个项目,最简单而抽象的过程就是:技术交流――商务交流――签单,具体一点说,就是将合适的应对策略正确的运用到每一个客户角色上。那我们需要注意到哪些角色呢?最重要的就是:项目总决策人(项目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普通技术人员。

其中总决策人一半情况下是使用部门的老总,另外一半情况下是整个集团/单位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往往会是使用部门的技术骨干,或者干脆就是总工或者整个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普通技术人员是指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我们的态度是不得罪。

对于总决策人,我们的态度是坚决不能得罪,尽最大办法靠近他;对技术负责人,我们的态度是坚决要拿下,如果他的态度走到了竞争对手那里,我们恐怕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在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项目的总负责人难道还压不倒技术负责人吗?为什么听你的意思好像在技术负责人那里要做的工作比在总负责人那里做的工作还要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样的,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九十年代末那个“招标要求中要买桌子,可最终采购回来的是椅子”也没有人敢说一句话的年代了。

如今,即使在商务环境比较恶劣的北方地区,所有的头头脑脑们也是首先要把项目做好,至少是做的不能太差,才会去考虑自己要得到的那一份利益,而技术上的问题他们一般又很难搞明白,对技术负责人的依赖程度极高。当然,我刚才说得这些话绝对绝对没有一点点小看了总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控制能力,他们呼风唤雨的能力依然在技术负责人之上,但对于他们来说,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在大家都欢喜的情况下悄然的拿到自己那一份,而不愿意在一点不顾忌技术人员感受的情况下,通过强硬的行政手段获取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获取利益。

所以说,任何一个总负责人都很难把下面所有技术人员集体形成的技术决定方案粗鲁地完全否掉。所以对你而言,牢牢地把技术负责人掌握在手心之中是重中之重,虽然我根本不可能保证当你掌握了技术人负责人之后就一定能拿到这个项目,但是我可以保证你就此拿到了一把非常重要地钥匙,你可以用它打开所有的门,不过门能打开不假,能不能进去就看你的能耐了。

3、甄别出你要找的人(甄别的过程)

上文已经说过,总决策人一半情况下是使用部门的老总,另外一半情况下是整个集团/单位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往往会是使用部门的技术骨干,或者干脆就是总工或者整个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不过这里讲的都是大部分情况,而且覆盖率很难达到80%以上,另外20%的情况就需要你实地去问,去观察。技术负责人的确定往往靠观察,而总负责人的确定往往靠问。

在项目最初阶段和你交流的往往很难是技术负责人,他们一般情况下被我们定义为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电话的技术交流进展到一定程度上,或者出差见面后,普通技术人员通常会把你引见给一位位置在他之上的人员,那么我们就来听一听,看看这位人士主要是在和你交流技术问题还是一些很虚的,诸如发展前景一类的内容(此时大部分应是技术交流,因为普通技术人员很难把技术负责人跳过,而直接把你介绍给总负责人;如果你慢慢发现他介绍给你的正是该项目的总负责人,那你就要回过头来再重新思考一下那位“普通技术人员”在项目中的真正角色了,从而你就可以初步鉴定出两个关键人物的“具体肉身”)。如果慢慢谈到的全部都是技术问题,那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出技术负责人是谁,再从他身上或者关系处理的较为融洽的普通技术人员身上探问出项目总负责人的具体人选。

从小学开始,我们计算每一道数学题目的时候都会被老师要求验算,所以对于两个关键人物的确定我们就更需要经过一次甚至不止一次的重新检验,直到可以完全确认,因为这两个人物直接关系到我们项目的成败。检验的方法可以包括:

A、听取对方的自我介绍。有很多直爽一点的客户往往会很直接的告诉你这个项目就是他在负责(不过他说的如此直接会不会有别的原因?后面的章节我们再讨论)。

B、轻描淡写的询问其他人员。“说真的,我真觉得咱们张总这人挺有魄力的,这事不会就是他说了算吧?”这种问句一定要轻描淡写地问,以便让被问话的对象感觉不到你问此话的真实意图,三十六计当中,这一招叫做声东击西,当然,你要是把它解释为围魏救赵我也没有太大的异议。

C、仔细而认真的询问本项目要走的流程,即哪个部门为使用部门,技术上由哪个部门出具最终意见,哪个部门负责采购等等,当然,对方的回答可不会这么明确这么有条理,他会很快的简单说一下,请你一定记住他的原话,之后好好的琢磨一下,把对应关系划上等号,然后把所涉及的部门名称和他们具体人员的名片加以对照,相信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结果出来。

不过这其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个需要你重视的陷阱,就是整个单位最高负责人的态度。上面我们说了,项目的总负责人往往就是相关部门的老总或者主任,他们甚至有时会很自信地告诉你他就是负责这个项目的,这种情况下通常来说,这位先生就能够决定整个项目的走向。但是请你千万千万要从别的渠道了解一下整个单位老总的自身性格。这是因为:在目前的很多单位中,老总还是属于一个一言堂式的人物,虽然有时老总也会对下面适当的放一些权,但有的时候出于某种原因他也会站出来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几句决定项目生死的话语,即便对于这个项目他已经直接指派了负责人。所以说,如果你连一个单位最高负责人的面都没见过的话,就算你已经把下面所有人都搞定,也远不能肯定已经把整个项目拿下。

请牢牢记住并且辨认清楚这种特殊地,在单位中施行家长式管理的老总。我们称呼他为“影子式项目决策人”。

4、将来的内线

内线,一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你可以从他那里知道目前项目进展到了哪个程度,竞争对手的情况,客户组织内部态度的变化等等等等。总之,拥有一名内线,就意味着你在一座装修严密的建筑上凿开了一个小小的洞口,虽然看的不一定非常清楚,但是至少可以让你想知道的情况露出一个端倪。

在初次见面后,你就应该锁定几个人选作为你将来的内线,此人必备的两个条件是:基本掌握项目的情况(这不是废话,因为你初期接触的很多人在项目当中可能只是极为边缘的角色),至少每次的技术会议都应当有份参加;和你具备良好的关系(在下一章节详述);

最好能够具备的条件是:他自身就是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或者项目决策人,不要不相信这样的人能够成为你的内线,只要我们自己的工作到位,一切皆有可能。

  • 地址:
  • 总部:北京,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C座1106室
  • 分部:上海、石家庄
服务热线:
4000-010-815
周一至周日9:30-18:30

销售罗盘公众号

幸福销售人公众号

寒崖(上海)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2015 沪ICP备14034303号-1 设计制作:雅酷互动